世纪翔IT教育
专业,让您更出色!

【第3期:数字化工厂建设实践-高俊艳】内容回顾

发表时间:2020-03-27 10:17

3月25日晚8点~9点,大讲堂第三期“数字化工厂实践与云应用思考”,在三十名CIO/IT负责人的收听下顺利结束。


在这次活动中,高俊艳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她在长期从事战略分析及落地、产业信息化规划建设与管理、供应链策划管理、流程变革等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精彩发言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精彩内容,跟着小编我一起回顾一下吧。

数字化转型不应只考虑IT部门,还应该补充企业战略、供应链等一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知识。


首先需要考虑行业情况

要做好数字化转型,必须对自己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从生产、营销、供应链等有自己的定义,才能找到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突破点。


数字制造观

在数字化转型中我们到底要关注哪几方面?这就需要了解以数控制造为中心的数字制造观。数字制造观主要有三个方面: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

1、以设计为中心:就是以产品为中心。从IT角度要考虑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工具,除此之外,要让产品向服务延伸,变成与数字化产业相关的产品;

2、以管理为中心: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要适应智能制造的柔性生产;

3、以控制为中心:这就到了生产加工部分。真正做到柔性生产是实现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如成都的西门子工厂,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跑不同的PROC。

数字化转型,IT是基础。先从IT的角度看目前所有的系统是否满足了公司业务的需求,如何去满足公司的战略,然后是公司的业务是否有明确的战略,全体员工是否具有信息化、信息安全的意识。


数字化工厂的前提

在掌握了数字工厂的理论和观念后,如何让这些认知真正变现?高俊艳表示,数字化工厂落地的前提是公司的商业战略、产品战略、研发和品质管控战略、供应链战略、人才战略等都要明确。高老师就她比较熟悉的人才战略和供应链战略进行详细阐述。

1、从人才战略看,需要人才具有战略思维能力、产业思维能力、商业思维能力、管理思维能力和数据思维能力。要成为这样一个人才,除了到其他单位参观学习、国内外出差交流等,更需要IT自身具有学习的意识。

从人才到组织的变革。要做好数字化转型,必须盘点在现有IT基础上需要重新叠加的技术,如IoT、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中心和基础设施等。除此之外,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管理的转型,流程和数据尤为重要。不能只是做信息化,而流程不改。必须从流程入手,再做IT落地,IT落地只是为了固化流程的变革。


2、从供应链战略看。供应链是一个计划、制造、退返和使能的过程,供应链稳定,数字化工厂就更完整更稳定。供应链是一个相对容易进入的部分,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传统的采购过程分为5大部分:明确需求与规划供应、采购策略、采购履行、采购支持和进行供应商绩效考评。以往大家可能都更加注重采购履行,但是真正决定供应链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是需求与规划供应和采购策略。

(1)在需求与规划供应方面,高老师建议工厂有一个采购需求规划小组,规划需求和成本库存的管理,同时和采购市场一起讨论各项机制建立。要做好数字化,不管是一条供应链还是一个工厂,所有的东西都要数据化,都要有规则,要放到规则里来。

(2)在采购策略方面,建议每一个模块重新梳理,形成企业采购策略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加大工厂的参与度,建立供应市场分析、供应战略、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考核和材料试用机制等机制。优化升级供应商管理系统。

(3)采购履行,建议采购履行下沉,利用网购,同时建立监督机制。

(4)采购支持,需要建立业财一体化机制,或考虑财务共享。

数字化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微创新,多加入一些新的管理规则,原来的系统并不会失去作用。并且,企业要在精益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再进行信息化,“三化”融合后再逐渐落地实施实现。

无论是人才战略还是供应链战略,做数字化工厂都需要思考公司的愿景,做好数字化蓝图。高老师还谈到在走访时看到的珠海本地许多企业的迷茫,不知道尽头在哪,需要走到哪里,还要走多久,其实谁都没有答案。所以每一个工厂在数字化过程中都需要制定自己的蓝图,这个蓝图不需要定多么长远,两三年就好,完成后再看下一步方向。


数字化工厂实践与产业互联网需求

和供应商协同制定共同的制造和生产的标准会更好沟通,产品也能更加成熟。

关于产业互联网,如果企业自身有不足,可以联合其他企业一起做数字化转型。

除了企业自己做转变,也可以联合产业一起做产业转型,如果什么都不能做,我们还可以考虑在采购或协同的角度把行政办公和其他实体或云联动起来。

高老师建议大家多看看珠海的企业,了解更多的模式。会上,高老师还谈到她从红军长征感悟到的体会。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模式就像长征,目前我们在起步阶段,路程两万五千里,感觉非常辛苦且遥远,但是一旦走过,就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今后我们无论走到哪里走多远,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分享到:
首页            全部课程             企业内训        认证考试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粤ICP备15062746号
友情链接